天府早报记者宋永坤 在无助中苦苦挣扎,在担忧中一天天自我孤立,直至走上轻生之路。每年,都有一些抑郁症患者因为“生命难以承受之重”,而以自杀寻求解脱。
针对第11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举行的专项大型公益行动尘埃落定之后,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再出责任之举——一份关于抑郁症患者自杀的调查研究报告即将诞生。近日,这份调查研究报告的发起人之一、精神科临床医学专家杨小红专家透露,目前正在起草的这份调查报告,也是我省份专题针对抑郁症患者自杀的调查研究报告。
报告初稿解读:90.9%的抑郁症患者自杀前曾遭受心理激事件
没有人会轻易选择结束生命:我们通常看到的就是一个人突然跳楼或者割腕了,理论上并非如此,这份抑郁症患者自杀调查报告也再次印证了没有人会轻易地选择结束生命。调查显示,90.9%的自杀者自杀前两周曾遭受明显的心理社会应激事件。
所谓的遭遇心理社会应激事件,通俗地说是“受到了刺激”或遭遇婚姻、家庭、事业等的变故。杨小红专家解释说,尽管我国对自杀尚无完整的调查,但一项研究表明,13%有自杀未遂史,平均年龄仅为32岁。
“女人比男人坚强”是个谬论:通常人们总说“女人比男人更坚强”。然而调查显示,抑郁症自杀患者近八成是女性。
人们往往以为女人的眼泪可以发泄掉心中的委屈或愤懑,而男人们因为有泪不能轻弹,因此压抑在胸中的不良情绪更可能“要命”;但事实上证明,女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差,她们可以长期承受小的压力,但突如其来的“变故”却可以一下子把她们压垮。
抑郁症患者大都 “钻牛角尖”:每个人都可能钻牛角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同样如此。调查显示,罹患抑郁症的患者大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对此,杨小红专家表示,这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婚恋危机成 “头号杀手”:绝大多数自杀者都“事出有因”,其中主要包括人际关系问题、家庭矛盾、夫妻婚姻问题、恋爱问题、工作学习压力等。而婚姻、恋爱问题导致的自杀占到了两成多。“婚恋问题正在成为青壮年人人生的一道坎。”杨小红专家说。
典型案例分析:警惕抑郁症患者“扩大性自杀”
案例一:中年女性范女士近几个月来心境不好,情绪低落,对生活提不起兴趣,也不愿社交,还常常想哭,感到身体乏力,常常失眠,半夜会突然醒来胡思乱想。曾经有过想自杀的念头,但因为觉得对不起家人,所以没有勇气去做。
杨小红专家分析:这是神经性抑郁症症状。持续时间为几个月的弥散性消极心境,主要表现为对生活提不起兴趣,伴有负向自我评价,且有睡眠障碍、身体乏力等躯体症状,并有自杀倾向,但顾虑重重。
首先,医生和家人需要理解范女士痛苦的情绪,让其说出自己抑郁的症结,给予其宣泄的机会。对于抑郁症产生的各种躯体化反应、自主神经症状,需要进行专业的治疗,缓解抑郁症的生理疾状。
案例二:近日,武汉一名博导被患抑郁症的妻子用刀杀死在家中,令人不胜唏嘘。年过半百的夫妻两人关系甚好,这位博导知道妻子患有抑郁症,而且还成功阻止过她几次自杀,但令人没想到的是,终博导自己却“惹”来杀身之祸。
杨小红专家分析:这属于“扩大性自杀”行为。抑郁症患者觉得活得很累、很受罪,不但自己不愿意活下去,还要杀死亲人,为亲人“解脱”。在常人看来,抑郁症患者的这种行为是无法理解的,但从抑郁症患者自己的逻辑看,杀死亲人是为了他们好:“我死了,他没人照顾,很可怜,所以我要带着他一起死。”总之,这类病人的特征是爱到极致。杨小红专家指出,“扩大性自杀”是抑郁症患者自杀时采用的方式之一。
■相关链接
院特殊津贴专家杨小红专家领衔坐诊的成都成华脑康医院专家团队,潜心钻研精神顽症和疑难病的治疗,采用“N-C脑神经回路调控体系”等中西医结合的特色疗法诊治精神疾病,临床上获得满意疗效。针对精神科常见病及疑难病首创系列疗法,处方独特,疗效可靠,且不用激素和手术,已经帮助数万例精神疾病患者摆脱病痛,赢得了四川同行的高度赞赏。
成都成华脑康医院精神健康咨询热线:
四川免费健康热线:400-0166-992 400-0166-992
专家QQ:3295313545
医院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八里桥路149号(粱家巷)
相关链接:http://www.scchengdunk.com/meitibaodao/590.html#title_BillyOs